【巧夺天工的含义】“巧夺天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技艺高超,能够超越自然的造化。这个成语出自《红楼梦》中的诗句:“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虽然原句中并未直接出现“巧夺天工”,但后人借用此成语来形容人工技艺之精妙,甚至超过自然的巧妙。
“巧”指的是技巧、工艺或设计的精巧;“夺”是“胜过”的意思;“天工”则是指大自然的天然造化。因此,“巧夺天工”整体意思是:人的技艺或作品非常精美,几乎可以与大自然的造化相媲美,甚至更胜一筹。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用法 |
巧 | 精巧、灵巧 | 形容技艺高超 |
夺 | 超越、胜过 | 表示比较关系 |
天工 | 自然的造化 | 指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巧夺天工”最早并非固定成语,而是后人根据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提炼出的表达方式。在古代文人笔下,常用来赞美工匠、画家、诗人等的艺术成就。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一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艺术、工艺、设计等方面高超技艺的常用词汇。
三、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艺品 | 这件玉雕真是巧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 |
建筑设计 | 这座古建筑的设计可谓巧夺天工,令人称奇。 |
艺术创作 | 他的画作构图巧妙,简直巧夺天工。 |
技术创新 | 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限制,堪称巧夺天工。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巧妙绝伦、鬼斧神工、匠心独运 |
反义词 | 匠气十足、粗制滥造、生搬硬套 |
五、总结
“巧夺天工”是一个高度赞扬性的成语,强调的是人类智慧与技艺的极致表现。它不仅体现了对艺术、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尊重,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结合的追求。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各种需要表达精湛技艺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