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蝉(虞世南)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蝉(虞世南),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13:28:29

秋风起时,树影婆娑,一只蝉悄然栖于枝头,振翅低鸣。它不似春日的蝶舞般轻盈,也不如夏夜的萤火般闪烁,却以一声声清越的鸣叫,唤醒了人们对季节更替的感知。而这只蝉,正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笔下的意象,承载着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寄托与追求。

虞世南是初唐四杰之一,不仅以文才著称,更以品德高尚而闻名。他所作的《蝉》虽仅有寥寥数语,却意境深远,字字珠玑。诗曰: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借蝉之形象,抒发诗人内心的志向与操守。首句“垂緌饮清露”,描绘了蝉栖于高枝,以清露为食,象征其高洁、不染尘俗;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悠扬,从稀疏的梧桐树中传出,既有音韵之美,也暗含孤高之态。

后两句尤为精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面上写蝉因身处高处,声音自然传得远,实则寓意深刻:真正有德之人,即使不刻意张扬,也能被人铭记;真正的才华与品格,无需借助外力,便能彰显于世。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在于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更在于它传递出一种人生哲理:做人当如蝉,清白自持,不随波逐流,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本心。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名利与浮华,而虞世南的《蝉》则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喧嚣中的炫耀,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坚定。正如那只栖于高枝的蝉,虽无声无息,却以其独特的存在,诠释着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所以,当我们再次听到蝉鸣,不妨多一份敬意。那不是普通的叫声,而是一种精神的回响,是对高洁品格的礼赞,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