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出处

2025-11-09 06:48:44

问题描述: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出处,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9 06:48:44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出处】一、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中文谚语,表达了子女想要孝顺父母时,父母却已离世的遗憾与无奈。这句话源于古代儒家经典《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一段对话,体现了儒家对孝道的重视。

该句出自《论语·里仁》篇,原文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子欲养而亲不在”并非直接出自《论语》,而是后人根据孔子的思想提炼出的概括性表达。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及时行孝的重要性,提醒人们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内容,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出处、含义、来源及文化影响进行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标题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出处
出处 非直接出自《论语》,而是后人根据孔子思想提炼的表达
原始出处 《论语·里仁》中提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完整句子 “子欲养而亲不在”并非原文,是后人总结的俗语
作者/背景 源自儒家思想,强调孝道与及时行孝的重要性
含义 表达子女想尽孝时,父母已去世的遗憾之情
文化影响 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孝道的重要象征,常用于劝诫人们珍惜亲情
现代应用 多用于文学、影视、教育等领域,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三、结语

“子欲养而亲不在”虽非《论语》中的原话,但它深刻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忽视与父母的相处时光,及时尽孝,莫待失去后追悔莫及。

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出处和意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也能在生活中更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