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赋原文及翻译】《子虚赋》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之一,属于汉赋中的经典作品。该赋通过虚构的楚国使者子虚与齐国使臣乌有先生之间的对话,展现了诸侯国之间的争胜心理和对奢华生活的向往。文章语言华丽、结构严谨,具有浓厚的铺陈风格,体现了汉赋“劝百讽一”的特点。
一、
《子虚赋》以子虚与乌有先生的对话展开,两人分别讲述自己国家的富庶与帝王的游乐生活,彼此夸耀,表现出一种竞争心态。子虚讲述楚国云梦泽的壮丽景色和君王狩猎的盛况;乌有先生则描述齐国的繁华与帝王的享乐。最终,通过“亡是公”的出现,引出对帝王奢侈行为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隐忧。
全篇以夸张的描写手法展现贵族生活的奢华,同时暗含对统治者过度享乐的讽刺。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子虚曰:“楚有七泽,尝见其大者曰云梦。” | 子虚说:“楚国有七个湖泊,我曾见过最大的一个叫云梦。” |
| 其山川之形势,天地之广大,神怪之异物,人民之众庶,不可胜数也。 | 那里的山川地势,天地辽阔,神奇怪异的生物,百姓众多,数不胜数。 |
| 楚王游于云梦,使诸大夫曰:‘吾欲观于兹。’” | 楚王在云梦游玩,让各位大夫说:“我想在这里观赏。” |
| 于是诸大夫皆曰:‘善!’遂与俱往。 | 于是各位大夫都说:“好!”便一同前往。 |
| 乃乘云梦之车,驾六龙之驷,鸣玉鸾,结翡翠之旗。 | 于是乘坐云梦的车,驾驭六匹龙马,铃声清脆,旗帜镶嵌翡翠。 |
| 行乎江潭,入乎深林,穷乎幽谷,猎乎荒野。 | 在江边行走,进入深林,深入幽谷,在荒野中打猎。 |
| 于是有熊罴之兽,虎豹之猛,狐狸之狡,鹿豕之肥。 | 此时有熊罴、虎豹、狐狸、鹿猪等动物。 |
| 乌有先生曰:“然,寡人闻之,齐国有大泽,广数百里,水草丰美,鱼鳖繁多。” | 乌有先生说:“是的,我听说齐国有一个大湖泊,方圆几百里,水草丰茂,鱼鳖众多。” |
| 其地多产奇珍异宝,人民富足,国力强盛。 | 那里的土地出产奇珍异宝,百姓富足,国家强盛。 |
| 亡是公曰:“夫子之言,未足道也。吾观于天子之苑囿,其壮丽超绝,非诸侯可比。” | 亡是公说:“您的话还不能称道。我曾见过天子的园林,其壮丽远超诸侯。” |
| 天子之宫,高耸入云,金碧辉煌,楼阁重重。 | 天子的宫殿高耸入云,金碧辉煌,楼阁重重。 |
| 田猎之盛,车骑如云,旌旗蔽空,鼓声震天。 | 田猎的盛况,车马如云,旗帜遮天,鼓声震耳。 |
| 然而,此皆虚妄之言,不足为训。 | 然而,这些都是虚妄之语,不足以作为借鉴。 |
三、结语
《子虚赋》通过虚构人物之间的对话,生动描绘了古代贵族生活的奢靡与幻想,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文章语言华美,结构严谨,是汉赋艺术的典范之作。它不仅展示了司马相如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思想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