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下一句】一、
“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孔子家语》,意思是:当子女想要孝顺父母的时候,父母却已经不在人世了。这句话强调了孝道的紧迫性与时间的不可逆性,提醒人们要及时行孝,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这句话的下一句是:“往而不可追者,年也;逝而不可得见者,亲也。”意思是:已经过去的事情无法再追回,就像时间一样;再也见不到的人,就是亲人。
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情感共鸣。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原文 | 子欲养而亲不待 |
| 出处 | 《孔子家语》 |
| 下一句 |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逝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
| 含义 | 当子女想孝顺父母时,父母已不在人世,表达了对亲情的惋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及时行孝,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 |
| 情感色彩 | 悲伤、感慨、警示 |
| 文化影响 | 在中华文化中广泛流传,成为劝诫孝道的重要语句之一。 |
三、结语
“子欲养而亲不待”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亲情是最珍贵的财富,而时间却是最无情的敌人。与其在失去后追悔莫及,不如从现在开始,用行动去表达对父母的爱与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