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破相论原文及白话译文

2025-10-19 05:41:58

问题描述:

破相论原文及白话译文,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9 05:41:58

破相论原文及白话译文】《破相论》是佛教经典中的一篇重要论述,主要阐述“破除外相”、“不执于相”的思想,强调佛性本自清净、不依外相而存在。本文将对《破相论》的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白话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核心思想。

一、

《破相论》出自禅宗思想体系,旨在破除人们对“相”的执着,指出一切现象皆为虚妄,唯有佛性才是真实。文章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揭示“相”与“性”的关系,强调修行者应超越表象,直指心性。

在内容结构上,《破相论》以问答形式展开,先提出“何谓破相”,再逐一解释“相”的本质、佛性的存在以及如何修行。全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哲学思辨色彩。

二、原文及白话译文对照表

原文 白话译文
问:何谓破相? 问:什么是“破相”?
答:破相者,非破外相,乃破内相也。 回答:所谓“破相”,不是要破除外在的形相,而是要破除内心的执着之相。
外相者,色声香味触法,皆是幻化。 外在的形相,如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感等,都是虚幻不实的。
内相者,贪嗔痴慢疑,皆是妄念。 内在的相,如贪欲、嗔怒、愚痴、傲慢、怀疑等,都是妄想杂念。
若能不执于外相,亦不执于内相,则心常清净。 如果能够不执着于外在的形相,也不执着于内在的念头,那么心就会常常保持清净。
心若清净,即是佛性。 心如果清净了,就是佛性所在。
故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所以说:不依靠文字,直接指向人心。
佛性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 佛性既不在身体内部,也不在身体之外。
佛性即心,心即佛性。 佛性就是心,心就是佛性。
世人迷于相,故生烦恼;悟则无相,故得解脱。 世人执着于相,因此产生烦恼;一旦觉悟,没有执着,就能得到解脱。

三、结语

《破相论》虽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一篇修行指导,更是一种智慧的启示。通过“破相”,我们得以摆脱对外在世界和内心妄念的执着,回归本心,达到真正的清净与解脱。对于现代人而言,这种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自在。

以上就是【破相论原文及白话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