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下一句是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被用来鼓励人们既要勤奋学习,也要积极实践。这句话最早出自明代学者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原意是说,读书要广泛涉猎,增长见识;同时也要亲身游历,积累经验,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世界、提升自我。
在古代,书籍极为珍贵,能够读到“万卷书”的人并不多,因此“读万卷书”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难得的追求。而“行万里路”,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古人认为,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才能将所学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如今,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读万卷书”变得更加容易,网络资源丰富,知识触手可及。但与此同时,“行万里路”的意义却显得更加重要。现代社会节奏快,很多人习惯于宅在家里,依赖屏幕获取信息,忽略了真实世界的体验。而真正的成长,往往来自于面对陌生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读万卷书”让我们拥有理论上的智慧,而“行万里路”则赋予我们实践中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创业者,都应该在不断学习的同时,勇于走出去,接触不同的文化、人群和环境,拓宽视野,丰富人生。
所以,当我们问“读万卷书下一句是什么”,答案不仅仅是“行万里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只有把书本的知识与现实的经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