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意思介绍】“高山仰止”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高尚品德、卓越成就或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是对“高山仰止”一词的详细解析与总结。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高山 | 比喻崇高的品德、伟大的成就或值得敬仰的人 |
仰止 | 表示仰望、敬仰、向往之意 |
整体含义:比喻对高尚品德或杰出人物的敬仰与追慕,表达了人们在面对伟大人物时所产生的由衷敬佩之情。
二、出处与背景
- 出处: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背景:原句是赞美周宣王的贤德,后被广泛引用,用以形容对道德高尚、功绩卓著之人的敬仰。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文学作品 | 如写人物传记、赞颂历史人物等 |
日常表达 | 表达对某人品德、能力的高度认可 |
教育场合 | 用于激励学生追求高尚品德和远大理想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景仰、敬重、钦佩、仰慕 |
反义词 | 轻视、蔑视、不屑、鄙夷 |
五、文化意义
“高山仰止”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德”的重视,强调了人应有向善、向上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尊重榜样、崇尚道德、追求卓越。
六、总结
“高山仰止”作为一句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承载着中华民族对高尚人格的尊崇与追求。它不仅可用于文学创作,也适用于日常交流与教育实践。通过了解其含义、出处、用法及文化价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经典表达。
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高山仰止 |
含义 | 对高尚品德或杰出人物的敬仰 |
出处 | 《诗经·小雅·车辖》 |
使用场景 | 文学、日常、教育等 |
近义词 | 景仰、敬重、钦佩 |
反义词 | 轻视、蔑视、不屑 |
文化意义 | 强调对道德、品格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