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颂歌词】《佛子行三十七颂》是藏传佛教中一部重要的修行指导文本,由印度大德无著菩萨所造,后由阿底峡尊者传入西藏。此颂文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阐述了修持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实践方法,内容涵盖发心、修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七种波罗蜜多,是修行者日常修行的重要参考。
以下是对《佛子行三十七颂》歌词内容的总结与归纳,以表格形式呈现:
序号 | 颂文内容概要 | 主要思想 |
1 | 发心为利他,誓愿成佛 | 以利益众生为根本目标,坚定菩提心 |
2 | 不贪世间荣华富贵 | 舍弃对世俗名利的执着 |
3 | 不惧生死,不求安乐 | 勇于面对苦难,不畏艰险 |
4 | 心常清净,远离嗔恨 | 保持内心平静,不生怨恨 |
5 | 对一切众生平等慈爱 | 慈悲为怀,无分别心 |
6 | 以善法回向众生 | 将功德分享给一切有情 |
7 | 精进修持,不懈怠 | 坚持修行,不放弃 |
8 | 不执己见,随顺他人 | 谦逊包容,不固执己见 |
9 | 修持忍辱,不生怨气 | 面对侮辱与困难,保持耐心 |
10 | 常思自过,不责他人 | 自省自律,不妄议他人 |
11 | 修习禅定,心不散乱 | 安住当下,专注修行 |
12 | 以智慧观照万法 | 明察因果,洞察真相 |
13 | 不贪外境,内守清净 | 内心纯净,不被外相所动 |
14 | 一切皆空,无我无相 | 体悟空性,破除执著 |
15 | 以方便法门引导众生 | 用善巧方式教化他人 |
16 | 不轻视众生,尊重一切 | 平等看待一切生命 |
17 | 修行不忘本,不忘初心 | 始终保持修行的初衷 |
18 | 不因顺境而骄傲,不因逆境而退失 | 心态平稳,不随境转 |
19 | 修持六度,圆满菩萨道 | 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
20 | 一切行为皆为利他 | 所作所为皆以利益众生为目标 |
21 | 不求回报,但行善事 | 行善不图名利,无私奉献 |
22 | 心怀感恩,报答众生 | 感念众生之恩,回馈社会 |
23 | 以正念为师,不堕恶道 | 时刻保持觉知,远离恶业 |
24 | 不执着于果位,只求解脱 | 不贪求成就,只求究竟解脱 |
25 | 修行路上不急躁,稳中求进 | 循序渐进,步步踏实 |
26 |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 面对挑战,坚定不移 |
27 | 以慈悲心化解矛盾 | 用爱与理解处理冲突 |
28 | 不忘众生苦,常发悲心 | 常怀悲悯,不离众生 |
29 | 修持佛法,不离善友 | 亲近善知识,结伴同行 |
30 | 诵经念佛,净化身心 | 通过修行净化心灵 |
31 | 一切皆缘起,不执一法 | 通达缘起性空,不偏执一法 |
32 | 修行贵在坚持,不在一时 | 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
33 | 修心胜于修形,内在重于外在 | 注重内心修养,超越形式 |
34 | 以佛为师,依教奉行 | 依循佛陀教导,如实修行 |
35 | 一切皆为渡众生,非为自利 | 一切行为皆为利益众生 |
36 | 修行不求名闻,但求真实 | 不追求虚名,注重实修 |
37 | 佛子之道,唯愿众生离苦得乐 | 以众生离苦得乐为终极目标 |
《佛子行三十七颂》不仅是修行者的指南,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指引。它提醒我们:修行不是脱离现实,而是更深刻地融入生活,以慈悲与智慧面对人生的一切境遇。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菩萨道,最终达到自利利他的圆满境界。
以上就是【佛子行三十七颂歌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