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范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根据国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贯彻“预防为主、发展为重”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2. 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3.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抗压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4. 加强对重点群体(如留守儿童、学业困难生、家庭变故学生等)的心理干预与支持,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主要工作内容
1.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辅导课等,确保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 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
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定期开展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
3. 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每月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如“心理健康月”、“心灵成长周”等,通过黑板报、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其识别和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5.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完善心理异常学生跟踪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防止心理问题恶化。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 加强队伍建设,引进专业心理教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4.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教育合力。
五、工作安排
| 时间 | 工作内容 |
|------|----------|
| 3月 | 心理健康教育启动会议,制定详细计划 |
| 4月 | 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 5月 |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宣传 |
| 6月 | 心理测评与个案分析 |
| 9月 | 新生入学心理适应辅导 |
| 10月 |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
| 11月 | 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
| 12月 | 年度工作总结与评估 |
六、预期成效
通过本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扎实推进,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 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增强;
-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 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持续推动,不断探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