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知识点归纳.ppt】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
一、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文学家。他以孝行著称,因祖母年老多病,辞官奉养,后被晋武帝征召为太子洗马,遂上《陈情表》以陈情言志,感动皇帝,终得宽恕。
二、写作背景
《陈情表》是李密在晋武帝征召其为太子洗马时所作,目的是向皇帝陈述自己不能应召的原因。当时朝廷对士人要求严格,若拒绝诏命,可能被视为不忠。李密巧妙运用情感与道义相结合的方式,既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又说明了自身无法赴任的现实困难。
三、文章结构分析
1. 开篇:自述困境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李密开篇即表明自己幼年不幸,家庭困顿,祖母年迈,生活艰难,为后文的“奉养”做铺垫。
2. 中段:陈情恳切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此段表达对新朝的敬意,同时强调自己并非不愿效忠,而是因祖母年迈,需亲自照料,无法远行。
3. 结尾:感恩谢罪
“臣不胜犬马之力,不能废远。”
结尾部分再次强调自己的无奈与忠诚,请求皇帝体谅,最终获得理解与宽容。
四、思想内容
《陈情表》通过深情真挚的语言,表达了李密对祖母的孝心和对朝廷的忠心之间的矛盾。文章情感真挚,语言委婉,体现出儒家“孝”与“忠”并重的思想,也展现了古代文人面对政治压力时的智慧与人格魅力。
五、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全文情感层层递进,从自身的不幸到对祖母的牵挂,再到对皇恩的感激,情感丰富而细腻。
2. 语言简练,辞藻典雅
虽为奏章,但语言流畅自然,用词讲究,富有文采,体现了汉魏时期散文的风格。
3.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通过描写孤独无助的处境,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六、重点语句解析
| 句子 | 解析 |
|------|------|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 说明祖母年事已高,自己年岁尚轻,更应尽孝。 |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强调自己的苦衷不仅为人所知,也得到地方官员的认可。 |
| “愿乞终养,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表达希望皇帝允许自己奉养祖母的愿望。 |
七、常见考点总结
1. 作者与作品背景
- 李密,西晋时期,因祖母年迈而拒仕,写《陈情表》。
2. 文章主旨
- 表达对祖母的孝心与对朝廷的忠诚之间的矛盾,请求体谅。
3. 修辞手法
- 对偶、排比、借景抒情等。
4. 文言实词与虚词
- 如“闵”、“婴”、“逮”、“伏惟”、“区区”等。
5. 文化内涵
- 体现“孝”与“忠”的儒家伦理观念。
八、拓展延伸
《陈情表》不仅是古代文人应对政治压力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华文化中“孝”文化的代表文本。它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如需将其转换为PPT格式,可按照上述内容分页制作,每页突出一个主题,便于教学或复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