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02:50:17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描写一所边疆小学的美丽环境和孩子们快乐学习的情景,展现了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适合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爱。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小学的喜爱之情。

- 学习作者描写自然景色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边疆小学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学校生活的温馨。

-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描写环境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课文配图、朗读音频)

- 生字卡片

- 学生预习任务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大青树”图片,提问:“你们见过大青树吗?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引入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简介课文背景。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坪、影、飘、摔”等字。

3. 通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段阅读:

- 介绍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

-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大青树”的句子,感受其高大、茂盛的特点。

- 描述同学们在校园里的活动。

- 通过“上课了,下课了”这样的时间转换,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 第三段:写不同民族的孩子一起上学的情景。

- 理解“团结”“友好”等关键词,体会民族融合的美好。

2. 朗读训练:

- 分组朗读,注意语气、节奏,感受课文的美感。

-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模仿。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想象练习:

- 如果你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你最想和谁做朋友?为什么?

- 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这所学校,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 写作练习:

- 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校园或家乡的小学,用上一些比喻或拟人的手法。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小结:这所小学不仅美丽,更充满温暖和希望。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努力成长为有用的人。

六、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

2. 仿照课文中的描写,写一段关于自己学校或家乡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

大青树下的小学

环境优美 —— 大青树、阳光、操场

孩子快乐 —— 上课、下课、玩耍

民族团结 —— 不同民族的孩子在一起

```

八、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今后可结合更多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互动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