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卫生消毒制度】为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营造整洁、卫生、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根据国家相关卫生防疫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园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教学区域、办公场所、宿舍楼、食堂、图书馆、操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日常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
二、组织管理
1. 学校成立环境卫生消毒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牵头,后勤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2. 各班级、部门设立兼职卫生管理员,协助开展本区域内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
3.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全体师生的卫生意识和消毒操作技能。
三、消毒时间与频率
1. 每日早晨及放学后对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重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和消毒。
2. 对楼梯、走廊、门把手、开关、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每日至少消毒两次。
3. 寒暑假期间,安排专人对全校各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开学前环境达标。
四、消毒用品使用规范
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75%酒精等,严禁使用过期或不合格产品。
2. 消毒前应做好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消毒过程中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3. 消毒后及时清理残留物,避免对师生造成刺激或伤害。
五、重点区域消毒要求
1. 教室:每天放学后进行地面、桌椅、黑板等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2. 食堂:餐厨设备、餐具、餐桌、地面等每日至少消毒一次,并定期进行深度清洁。
3. 宿舍:床铺、洗漱台、卫生间等每日擦拭消毒,保持室内干燥通风。
4. 卫生间:每日多次消毒,特别是水龙头、马桶、门把手等关键部位。
六、应急处理机制
1. 如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2.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配合疾控部门开展防控工作。
七、监督与考核
1. 后勤部门定期对各区域的卫生状况和消毒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将卫生消毒工作纳入班级、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对不达标的进行通报批评。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全校师生应共同遵守,积极配合,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结语
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提升整体卫生水平,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