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教案】一、活动名称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绘本教学活动
二、适用年龄
小班幼儿(3-4岁)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绘本阅读,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幼儿对牙齿健康的初步认识,了解刷牙的重要性。
3. 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提升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四、活动准备
1. 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2. 图片卡、牙齿模型、牙刷道具等教具
3. 轻松的背景音乐
4. 幼儿操作材料:涂色纸、贴纸、手工材料等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牙齿模型,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为什么要保护它呢?”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牙齿的认识,激发兴趣。
2. 阅读绘本(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边讲边展示图片,注意语速放慢,语气生动。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鳄鱼为什么害怕?牙医为什么会怕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角色扮演(10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选择几名幼儿分别扮演“鳄鱼”和“牙医”,其他幼儿作为“观众”。
通过模仿故事情节,让幼儿体验角色情感,增强对故事的理解。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有没有像鳄鱼一样害怕看牙医?你是怎么克服的?”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意识。
5. 实践操作(10分钟)
提供涂色纸或贴纸,让幼儿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牙齿,或者贴上“健康牙齿”贴纸。
同时,教师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示范如何使用牙刷。
6.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爱护牙齿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每天认真刷牙。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向爸爸妈妈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牙齿的知识。
六、活动延伸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牙齿健康”主题的拼图或手工材料。
2. 结合日常活动,开展“我爱刷牙”打卡活动,鼓励幼儿坚持刷牙。
七、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绘本为载体,结合游戏和互动,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八、注意事项
1.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反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2. 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保持节奏轻快,避免幼儿疲劳。
3. 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的教具。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不仅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也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