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德育教案】一、活动名称:我是有礼貌的小朋友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等。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3. 通过情景模拟和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礼貌行为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 图片卡片(如:打招呼、说谢谢、道歉等情景)。
2. 小奖章或贴纸若干。
3. 道具:小喇叭、小帽子、小书包等。
4. 背景音乐《礼貌歌》。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带领幼儿一起拍手唱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有礼貌’吗?”引导幼儿自由发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情景故事导入(8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例如:
“小明在幼儿园里遇到小朋友,他没有打招呼就跑开了。后来,他看到其他小朋友都互相问好,感到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决定以后要对别人说‘你好’。”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说“你好”很重要?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说“谢谢”或“对不起”?
3. 礼貌用语学习(10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卡片,逐一讲解常见的礼貌用语,并带领幼儿跟读:
- “你好!”
- “谢谢!”
- “不客气!”
- “对不起!”
- “没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动作,如握手、点头、鞠躬等,帮助幼儿理解这些用语的使用场景。
4. 角色扮演游戏(12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例如:
- 场景一:在教室里遇到老师,主动说“老师好”。
- 场景二:别人帮了自己,说“谢谢你”。
- 场景三:不小心撞到别人,说“对不起”。
教师在旁边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给予积极反馈。
5. 小结与奖励(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表现积极的幼儿,并发放小奖章或贴纸作为鼓励。
最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礼貌歌》,加深印象。
五、延伸活动建议:
1.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应持续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2. 可以设置“礼貌小明星”墙,记录每天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
3.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说“谢谢”或“我爱你”,培养感恩意识。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貌用语,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情境,进一步巩固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间及内容,确保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