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屈原,迎端午(高二纪念屈原主题班会)】五月的风,带着粽叶的清香,也带来了对一位历史人物深深的怀念。在这样一个充满传统气息的时节,高二年级组织了一场以“吊屈原,迎端午”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旨在通过回顾屈原的生平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班会一开始,班主任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传统节日。然而,真正了解屈原故事的同学并不多。通过一段生动的视频和图文资料,同学们仿佛穿越千年,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战国时期,亲眼见证了屈原忧国忧民、投江殉国的悲壮一幕。
随后,班会进入了互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围绕“屈原的精神”展开思考。有人提到屈原的忠诚与坚定,有人则关注他对理想的追求。还有同学结合当下社会现状,探讨了“爱国”这一概念在新时代的意义。大家纷纷发言,气氛热烈,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班会还设置了“端午知识竞答”环节。题目涵盖端午习俗、屈原相关历史以及诗词名句等,既考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也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答题过程中,不少同学因答对问题而获得小礼品,现场欢笑声不断。
此外,班级还组织了包粽子活动。虽然大家的手法并不娴熟,但每一个粽子都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践体验。
最后,班主任总结道:“屈原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他的忠诚、正直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她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屈原为榜样,坚守信念,勇于担当。
这次主题班会不仅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样的活动,高二学子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