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8年中考的临近,初二的学生们也逐渐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其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以下是一份针对2018年初二地理会考的复习资料,涵盖主要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基本知识
-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 经纬线的作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地图的阅读与使用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 方向: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标准方向。
- 图例与注记:用于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1. 地形与地势
-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等。
2. 气候特征
-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3. 河流与湖泊
-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 重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 中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
-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 水资源
-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
-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重要举措。
3. 矿产资源
- 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如煤炭、铁矿、石油、稀土等。
-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1. 农业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
- 农业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2. 工业
- 中国工业体系完整,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工等。
- 工业基地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如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等。
3. 交通运输
- 中国交通网络发达,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
- 重要的铁路干线如京广线、京沪线、陇海线等。
五、区域地理
1. 北方地区
-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 主要经济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等。
2. 南方地区
- 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主要经济作物:水稻、甘蔗、茶叶等。
3. 西北地区
-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牧业和绿洲农业是主要经济形式。
4. 青藏地区
- 高寒气候,地势高,氧气稀薄。
- 主要经济活动为牧业和旅游业。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 环境问题
- 常见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
2. 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 中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
复习建议:
- 系统梳理知识点:按照教材或考试大纲,逐章逐节进行复习,确保不遗漏重要内容。
- 强化图表分析能力:地理题目中常涉及地图、统计图、等值线等,需加强读图和分析能力。
- 注重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理解和记忆。
- 定期练习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思路。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2018年初二地理会考的复习提供有力的帮助。同学们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备考,争取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