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檇李词语意思】“檇李”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地方文化中。它不仅是一种水果,还与地名、历史人物等有密切关联。以下是对“檇李”一词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词语含义总结
1. 字面意思:
“檇李”是“槜李”的另一种写法,其中“槜”(zhuì)为古音,意为“聚”或“合”,而“李”则是指一种水果——李子。因此,“檇李”原指一种李子,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远超字面。
2. 植物学角度:
檇李是一种古老的李子品种,产自中国浙江嘉兴一带,尤以“槜李”最为著名。这种李子皮薄肉厚,味道甘甜,是古代著名的果品之一。
3. 历史与文化背景:
檇李与春秋时期吴越争霸有关。据《越绝书》记载,吴王夫差曾将槜李作为贡品献给越国,后成为越王勾践复仇的象征之一。因此,“檇李”也常被用来象征历史事件或文化符号。
4. 地名来源:
浙江嘉兴地区古称“檇李”,因当地盛产此李而得名。至今,该地仍有“檇李镇”等地名,保留了这一文化印记。
5. 文学引用:
在古代诗词中,“檇李”常被用作典故,借指江南风物或历史情怀,如陆游、范成大等诗人都曾在作品中提及。
二、关键词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词语写法 | “檇李”或“槜李” |
| 字面含义 | 李子的一种,含“聚”之意 |
| 植物属性 | 古代李子品种,皮薄味甜 |
| 历史背景 | 与吴越争霸相关,越王勾践曾以此为象征 |
| 地名来源 | 浙江嘉兴古称“檇李”,因产此李得名 |
| 文化象征 | 历史、风物、情感寄托 |
| 文学引用 | 多见于宋元诗词,如陆游、范成大等 |
| 现代使用 | 较少,多用于文化研究或地方介绍 |
三、总结
“檇李”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水果名称,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是古代吴越文化的见证,也是江南风物的重要代表。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历史和地方文化研究中仍具有重要价值。了解“檇李”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脉络与地域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