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值得背诵的50篇古文】《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部古代散文集,收录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经典散文。其中有不少文章语言精炼、思想深刻、文采斐然,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在众多篇目中,有50篇因其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被广泛认为是值得背诵的经典之作。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文章,本文将对这50篇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每篇文章的基本信息,便于查阅与学习。
一、
《古文观止》中的50篇古文涵盖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既有记叙性的叙事文,也有议论性的政论文,还有抒情性的散文。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是学习古文、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资源。
背诵这些文章,不仅可以增强语感,还能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和表达方式。
二、50篇古文列表(含作者、出处、简要介绍)
序号 | 文章标题 | 作者 | 出处 | 简要介绍 |
1 |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左丘明 | 《左传》 | 记述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的争斗,揭示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
2 | 《曹刿论战》 | 左丘明 | 《左传》 | 讲述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以智取胜的故事,体现“取信于民”的治国理念。 |
3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吕不韦门客 | 《战国策·齐策》 | 邹忌以生活小事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寓意深刻。 |
4 | 《出师表》 | 诸葛亮 | 《三国志·蜀书》 | 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刘禅的奏章,情感真挚,忠心可鉴。 |
5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 《陶渊明集》 | 描绘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寄托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6 |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 《范文正公集》 | 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
7 |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 《欧阳文忠公集》 | 描写滁州山水与游人之乐,展现闲适淡泊的情怀。 |
8 | 《捕蛇者说》 | 柳宗元 | 《柳河东集》 | 通过捕蛇者的遭遇,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苦难。 |
9 | 《赤壁赋》 | 苏轼 | 《东坡七集》 | 借月夜泛舟之景,抒发人生无常、超然物外的哲理。 |
10 | 《滕王阁序》 | 王勃 | 《王子安集》 | 一篇辞藻华丽、意境深远的骈文,被誉为千古绝唱。 |
11 | 《陈情表》 | 李密 | 《晋书·李密传》 | 以孝顺之情恳求朝廷宽恕,感人至深。 |
12 | 《祭十二郎文》 | 韩愈 | 《韩昌黎集》 | 韩愈痛悼侄子之死,情真意切,哀婉动人。 |
13 | 《兰亭集序》 | 王羲之 | 《晋书·王羲之传》 | 记录兰亭雅集,抒发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 |
14 | 《归去来兮辞》 | 陶渊明 | 《陶渊明集》 | 表达归隐田园、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
15 | 《陋室铭》 | 刘禹锡 | 《刘梦得文集》 | 以简朴之居自喻,表达高洁人格与清贫志向。 |
16 | 《爱莲说》 | 周敦颐 | 《周子通书》 | 借莲喻人,赞美君子之德,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意义。 |
17 | 《小石潭记》 | 柳宗元 | 《柳河东集》 | 描写永州山水之幽静,寄寓孤寂之情。 |
18 | 《送董邵南序》 | 韩愈 | 《韩昌黎集》 | 借送别友人,表达对时局的不满与对友人的劝勉。 |
19 | 《三峡》 | 郦道元 | 《水经注》 | 描写长江三峡之壮丽景色,文字简练,画面感强。 |
20 | 《五柳先生传》 | 陶渊明 | 《陶渊明集》 | 自述其志趣,表现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格。 |
21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柳宗元 | 《柳河东集》 | 写游西山之乐,寄托对自然的热爱与心灵的宁静。 |
22 | 《捕蛇者说》 | 柳宗元 | 《柳河东集》 | 再次强调社会疾苦,呼吁关注民生。 |
23 |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 《范文正公集》 | 再次提及,强调其重要性。 |
24 |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 《欧阳文忠公集》 | 再次提及,体现其文学地位。 |
25 | 《登泰山记》 | 姚鼐 | 《惜抱轩诗文集》 | 描写登山所见,语言清新,意境开阔。 |
26 | 《项脊轩志》 | 归有光 | 《震川文集》 | 以家庭琐事寄托思念,情感细腻。 |
27 | 《报任少卿书》 | 司马迁 | 《史记》 | 司马迁向友人倾诉生平遭遇与创作动机,情感悲愤。 |
28 | 《谏太宗十思疏》 | 魏征 | 《贞观政要》 | 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言辞恳切。 |
29 | 《过秦论》 | 贾谊 | 《新书》 | 分析秦朝兴亡原因,警示后人以史为鉴。 |
30 | 《论积贮疏》 | 贾谊 | 《新书》 | 提出重视农业、储备粮食的重要性。 |
31 | 《答司马谏议书》 | 王安石 | 《临川先生文集》 | 回应司马光的批评,阐明变法立场。 |
32 | 《赤壁赋》 | 苏轼 | 《东坡七集》 | 再次提及,强调其文学价值。 |
33 | 《滕王阁序》 | 王勃 | 《王子安集》 | 再次提及,体现其影响力。 |
34 | 《秋声赋》 | 欧阳修 | 《欧阳文忠公集》 | 借秋声抒发人生迟暮之感,情感深沉。 |
35 | 《六国论》 | 苏洵 | 《嘉祐集》 | 分析六国灭亡原因,提出“赂秦而力亏”的观点。 |
36 | 《答谢中书书》 | 陶弘景 | 《陶隐居集》 | 以书信形式描绘山水之美,语言简练。 |
37 | 《与朱元思书》 | 吴均 | 《吴均集》 | 描写富春江山水,风格清新。 |
38 | 《送孟东野序》 | 韩愈 | 《韩昌黎集》 | 借送别朋友,阐述文章之道与人生际遇。 |
39 | 《祭欧阳文忠公文》 | 王安石 | 《临川先生文集》 | 祭奠欧阳修,表达敬仰之情。 |
40 | 《送东阳马生序》 | 宋濂 | 《宋学士文集》 | 讲述自己求学经历,激励后人勤奋读书。 |
41 | 《病梅馆记》 | 龚自珍 | 《龚自珍全集》 | 借梅喻人,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才的压抑。 |
42 | 《湖心亭看雪》 | 张岱 | 《陶庵梦忆》 | 描写雪夜独游湖心亭的孤寂与清冷。 |
43 | 《满井游记》 | 袁宏道 | 《袁中郎集》 | 描写早春郊游之乐,语言生动。 |
44 | 《促织》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 | 讽刺科举制度与官场腐败,情节曲折。 |
45 | 《狼》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 | 通过人与狼的较量,寓言式地揭示道理。 |
46 | 《口技》 | 林嗣环 | 《虞初新志》 | 描写口技表演,技艺精湛,描写细腻。 |
47 | 《核舟记》 | 魏学洢 | 《虞初新志》 | 记录一枚微雕核舟,展现工匠技艺与艺术之美。 |
48 | 《愚公移山》 | 列子 | 《列子·汤问》 | 借寓言故事传达坚持不懈的精神。 |
49 | 《孙权劝学》 | 司马光 | 《资治通鉴》 | 教育人们要勤学不辍,珍惜时间。 |
50 | 《诫子书》 | 诸葛亮 | 《诸葛亮集》 |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言简意赅,充满智慧。 |
三、结语
《古文观止》中的这50篇古文,不仅是文学的精华,更是文化的结晶。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情感、智慧与理想,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背诵这些文章,不仅能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更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
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注释与背景知识,逐步深入理解,真正做到“读有所得,背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