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的器字是什么意思】“玉不琢,不成器”是一句出自《礼记·学记》的古语,意思是:玉石未经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如果不经过学习和磨练,就难以成才。
其中,“器”字是这句古语的核心关键词之一。理解“器”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整句话的寓意。
一、
“器”在“玉不琢,不成器”中,指的是“器具”或“有用之物”。它原本是名词,表示具体的物品,如器皿、工具等。但在这一语境中,“器”引申为“有用途的人”,即具备某种才能、品德或能力的人。
因此,“玉不琢,不成器”可以理解为:就像玉石需要雕琢才能成为器物一样,人也需要通过教育、修养和实践来培养自己的才能与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表格解析
字词 | 拼音 | 本义 | 引申义 | 在句中含义 | 含义解释 |
器 | qì | 器具、器皿 | 有用途的人 | 成为有用之人 | 玉石需雕琢才能成为可用之物,人也需培养才能成为有用之人 |
三、延伸理解
“器”在古代汉语中,不仅指具体物件,还常用于比喻人的才能、品德。例如“大器晚成”中的“器”也是指人才。因此,“玉不琢,不成器”不仅是对玉的描述,更是对人的劝勉。
这句话强调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忽视教育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打磨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结语
“玉不琢,不成器”的“器”字,核心在于“有用”二字。它既是对物质的描述,也是对人格的期许。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古语的深意,并在生活中不断锤炼自己,成为真正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