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道简介】袁宗道(1560—1610),字伯修,号玉蟠,湖北公安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公安派”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明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与弟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三袁”,共同推动了文学革新,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应表达真实情感和个性,反对复古主义的模仿风气。
袁宗道自幼聪慧,博览群书,早年便以文章闻名。他曾在京师任职,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博士等职,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专心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他的作品多以散文为主,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真挚,体现了其“文必有本,情必有实”的文学主张。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袁宗道 |
字 | 伯修 |
号 | 玉蟠 |
出生年份 | 1560年 |
去世年份 | 1610年 |
籍贯 | 湖北公安 |
身份 | 明代文学家、政治家 |
文学流派 | 公安派创始人之一 |
主要贡献 | 推动文学革新,倡导“独抒性灵” |
代表作品 | 《白苏斋集》、《袁伯修集》 |
官职 | 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博士 |
思想主张 | 强调真情实感,反对模仿古人 |
袁宗道虽在仕途上未有显赫成就,但在文学上的贡献却影响深远。他与兄弟三人共同开创了“公安派”的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被学者研究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