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全诗】《煮豆燃豆萁》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相残的悲愤与无奈。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因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意象,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一、诗歌
《煮豆燃豆萁》原文如下:
> 煮豆燃豆萁,
> 漉豉(chí)炊其米。
> 萁在釜下燃,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通过“煮豆”与“燃萁”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兄弟之间互相迫害的情景。诗中“豆”象征着自己,“萁”则代表兄长曹丕,而“煮豆燃萁”则是指曹丕对曹植的迫害。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质问。
二、诗歌解析表
| 诗句 | 解析 |
| 煮豆燃豆萁 | 用豆子作为燃料来煮豆子,暗喻兄弟相残。 |
| 漉豉炊其米 | 捞取豆汁,烧煮豆子,表现过程的残酷。 |
| 萁在釜下燃 | 豆萁在锅下燃烧,象征被压迫者。 |
| 豆在釜中泣 | 豆在锅中哭泣,象征受害者的哀痛。 |
| 本是同根生 | 强调兄弟同为父辈所生,血浓于水。 |
| 相煎何太急? | 质问为何如此急迫地伤害亲人,表达愤怒与无奈。 |
三、创作背景与意义
曹植是曹操之子,才华横溢,但因与兄长曹丕争夺王位失败,遭到排挤与打压。此诗正是他被贬之后所作,借“煮豆燃萁”的现象,抒发自己对兄弟相争的不满与悲伤。它不仅是个人遭遇的写照,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四、艺术特色
- 比喻贴切:以“豆”与“萁”比喻兄弟,形象生动。
- 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却饱含深情。
- 结构紧凑:四句一节,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
- 寓意深远:不仅反映个人遭遇,也引发读者对亲情与权力的思考。
五、结语
《煮豆燃豆萁》虽短,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它提醒人们珍惜亲情,警惕权力带来的伤害,也体现了曹植作为诗人的才情与人格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