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持作羹还是煮豆燃豆萁】“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出自曹植的《七步诗》,原句为:“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以豆与豆萁的关系比喻兄弟之间的相残,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相争、骨肉相残的悲愤与无奈。
然而,有人提出疑问:“煮豆持作羹”是否应为“煮豆燃豆萁”?这一问题引发了关于诗句出处和版本差异的讨论。
一、诗句背景与争议
“煮豆持作羹”与“煮豆燃豆萁”两者的区别在于动词“持”与“燃”。从字面意思来看:
- “煮豆持作羹”:意为将豆子煮熟后用来制作羹汤。
- “煮豆燃豆萁”:意为用豆萁(豆茎)来燃烧,煮豆子。
从诗歌的意境和逻辑来看,“煮豆燃豆萁”更符合全诗所表达的“自相残杀”的主题。因为“豆萁”是豆的茎叶,作为燃料烧掉,而“豆”则被煮成羹,形成一种“豆在釜中泣”的悲惨景象,象征着兄弟相残。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煮豆燃豆萁”才是原句,而“煮豆持作羹”可能是后人误传或误解。
二、版本对比分析
| 项目 | “煮豆持作羹” | “煮豆燃豆萁” |
| 出处 | 可能为误传版本 | 原始版本 |
| 意义 | 表示煮豆做羹 | 表示用豆萁烧火煮豆 |
| 主题契合度 | 较低 | 高 |
| 文学效果 | 平淡无奇 | 悲怆感人 |
| 学术共识 | 多数学者不认可 | 多数学者认可 |
三、结论
综合历史文献、文学分析和学术观点,“煮豆燃豆萁”更符合《七步诗》的原意和情感基调。它不仅在语法上通顺,而且在情感表达上更具感染力,能够更好地传达诗人对兄弟相残的痛心疾首。
因此,“煮豆燃豆萁”是更为准确和合理的版本,而“煮豆持作羹”可能是后世流传过程中的误写或误解。
总结:
“煮豆燃豆萁”是《七步诗》的正确版本,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相残的悲愤。相比之下,“煮豆持作羹”虽字面合理,但不符合诗的主旨与情感色彩。在文学研究中,应以“煮豆燃豆萁”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