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作法自毙的基础解释

2025-11-19 12:47:20

问题描述:

作法自毙的基础解释,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9 12:47:20

作法自毙的基础解释】“作法自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意是指自己制定的法令或方法反而害了自己。后来多用来比喻因自己的行为或策略不当,最终导致自身受害。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考虑后果、盲目行事的人,强调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作法自毙”也可引申为因过度自信或缺乏远见而做出错误决策,最终自食其果。

一、基础解释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作法自毙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
原意 自己制定的法令或方法反害自己
现代引申义 因自身行为或策略不当,最终导致自我损害
使用场景 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时,指出因自身原因导致失败
语法结构 动宾结构(作法 + 自毙)
近义词 自取灭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反义词 自我保护、防患未然

二、使用示例

1. 古代用法:

“楚人作法自毙,终遭败亡。”

——指楚国因政策失误,最终导致自身覆灭。

2. 现代用法:

“他过于激进地推行改革,结果作法自毙,失去了群众支持。”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作法自毙”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行合一”的重视。古人认为,任何行为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和长远的考量,否则便可能陷入“作法自毙”的境地。

同时,这一成语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慎言慎行”理念,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要深思熟虑,避免因一时之快而酿成大祸。

四、结语

“作法自毙”虽是古语,但其道理至今仍具现实意义。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管理,都需要以智慧和远见来指导行动,避免因短视而自食恶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