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书愤》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以及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其背景复杂,既有个人仕途的挫折,也有当时南宋朝廷的政治局势。
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实现理想。《书愤》作于他晚年,此时他已经多次被贬,仕途坎坷,壮志难酬。诗中通过回顾历史、抒发情怀,表现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该诗的写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时代背景:南宋偏安一隅,北方金人入侵,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 个人经历:陆游一生力主北伐,但屡遭排挤,仕途不顺。
- 政治环境:朝廷内部主和派占据上风,陆游的主张不被采纳。
- 情感寄托: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望,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书愤》 |
作者 | 陆游 |
朝代 | 南宋 |
创作时间 | 晚年(具体年代不详,大致在12世纪末) |
主题 | 爱国情怀、壮志未酬、对时局的不满 |
写作背景 | - 南宋偏安,北方金人入侵 - 陆游力主北伐,屡遭贬谪 - 朝廷主和派占上风,抗金主张受压制 - 陆游晚年仕途失意,心怀忧愤 |
思想感情 | 感叹时局、抒发抱负、悲愤交加 |
诗歌风格 | 沉郁顿挫,情感真挚,语言凝练 |
三、结语
《书愤》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反映南宋社会现实的画卷。它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陆游思想与南宋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