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随笔】中秋,是一年中最圆的月,也是人心最满的时。它不似春节那般喧嚣,也不如端午那般热闹,却总能在岁月的流转中,悄悄牵动心底最柔软的一角。
小时候,中秋是母亲手里的月饼,是父亲提着的灯笼,是院子里围坐听故事的夜晚。那时的月亮,仿佛真的会说话,讲着嫦娥奔月的故事,说月亮上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永远等不到的爱人。那时的我,总是仰着头,想把那轮明月捧在手里,藏进梦里。
长大后,中秋变得有些陌生。城市的灯火太亮,遮住了月光;工作的节奏太快,挤走了闲情。中秋夜,或许只是朋友圈里的一句“月圆人团圆”,或是视频通话中模糊的笑脸。那些曾经熟悉的仪式感,渐渐被现实冲淡,只剩下记忆中淡淡的甜味。
但每当月亮升起,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抬头望一眼。那一抹银白,像是时间的信使,提醒我们:再忙的生活,也该有片刻停驻;再远的距离,也挡不住思念的归途。中秋的意义,或许不在于吃多少月饼,而在于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爱看月亮的孩子。
今年的中秋,我选择放下手机,走到阳台,泡一壶茶,静静看那轮明月。没有喧闹,没有浮华,只有风轻拂过窗前,月光洒在心上。那一刻,忽然明白:真正的团圆,不是人聚在一起,而是心与心之间的那份牵挂。
中秋的随笔,写的是月,念的是情。愿每一个漂泊的人,都能在月光下找到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