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课文翻译】《苏武牧羊》是一篇讲述汉代使节苏武在匈奴被扣留多年,仍坚守气节、不屈不挠的感人故事。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苏武忠贞不渝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士人的高尚品格。
原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匈奴,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翻译:
苏武,字子卿,年少时因父亲的功绩而担任官职,兄弟几人都做了郎官。后来他逐渐升任到栘中厩监。当时汉朝接连对匈奴用兵,经常派使者互相观察情况。匈奴扣留了汉朝的使者郭吉、路充国等人,前后有十多人。匈奴单于更加想要让苏武投降,于是把他关进地窖里,断绝他的食物和水。天下着雪,苏武躺在地上吃雪,把毡毛一起吞下去,几天后仍然没有死。
原文:
匈奴诈言武死。后汉使至,常惠请其夜见汉使,教之曰:“汉帝射雁,得雁足书,言武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对。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翻译:
匈奴假称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的使者来到,常惠请求在夜里会见汉使,告诉他说:“汉帝射下一只雁,从雁脚上得到一封信,说苏武在某个湖泽中。”使者非常高兴,按照常惠的话去回答匈奴单于。单于看了左右的人后感到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
原文: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翻译:
苏武在匈奴一共待了十九年,刚去的时候正值壮年,等到回来时,头发和胡须都已经全白了。
总结:
《苏武牧羊》不仅是一篇历史散文,更是一部展现民族气节和忠诚精神的典范之作。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信念,不改初衷,最终得以归汉,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人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忠诚和坚韧,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