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实施方案),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9 21:48:16

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部分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特制定本《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成长的原则,以学校为主阵地,整合家庭、社会资源,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关怀和安全保护等多方面的支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实现动态管理。

2. 完善“留守儿童之家”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学习、娱乐和生活设施。

3. 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关爱活动。

4. 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增强家校联动。

5. 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1. 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及各班主任。

2. 教务处负责安排课后辅导和学习支持;政教处负责心理辅导和行为规范教育;总务处负责后勤保障和设施建设。

3. 各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信息收集,及时反馈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四、建设内容与标准

1. 空间设置: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配备图书角、学习桌椅、电视、电脑等基本设施。

2. 功能分区:分为学习区、娱乐区、心理咨询区和休息区,满足不同需求。

3. 人员配置:每所小学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可由教师或志愿者担任。

4. 活动安排:每周定期开展读书、手工、体育、心理讲座等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五、工作机制与运行模式

1. 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由教师或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定期沟通交流。

2. 开展“亲情连线”活动,利用电话、视频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与外出家长保持联系。

3. 组织“周末课堂”“寒暑假托管”等专项活动,确保留守儿童假期有去处、有人管。

4.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

六、保障措施

1. 加强资金保障,争取政府、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确保“留守儿童之家”正常运转。

2.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3. 加强监督评估,定期对“留守儿童之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不断优化服务内容。

七、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结语: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关爱他们就是关爱国家的明天。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不断完善“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关怀中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