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清明即事】清明时节,雨意微凉,天地间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我独自一人漫步于苏堤之上,脚下是青石铺就的小径,两旁柳枝轻拂水面,倒映出一片朦胧的春色。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古人笔下的清明诗篇,也让我对这趟“即事”有了更深的体悟。
苏堤,原为北宋大文豪苏轼所建,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依旧屹立不倒,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每逢清明,这里便成了人们踏青祭祖、缅怀先人的好去处。游人如织,或携家带口,或独行幽径,或驻足赏景,或低语追思。一时间,苏堤上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情感的温度。
我缓步而行,耳边是细雨打在树叶上的沙沙声,夹杂着远处寺庙钟声的悠远回响。忽然,一阵清香飘来,抬头望去,只见几株桃花盛开,粉白如雪,随风轻摇,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我不禁驻足,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感动——原来,清明不只是哀思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生命重燃的时刻。
在这条古老的堤岸上,我看到一位老者正弯腰清扫落叶,动作缓慢却认真。他身旁的孩子蹲在地上,专注地捡拾花瓣,像是在做一件神圣的事情。他们的身影,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清明,本是寄托哀思的日子,但在这苏堤之上,我却看到了另一种风景:人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在感受当下的美好。或许,这就是清明的意义所在——不忘来路,珍惜当下,继续前行。
走至堤尾,回头望一眼这片熟悉的景致,心中多了几分释然。清明即事,不在于悲喜,而在于心境。愿每一个走过苏堤的人,都能在这春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清明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