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译文,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21:51:11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译文】《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燕策三》中的一篇著名历史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刺客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前往秦国行刺秦王嬴政的惊心动魄的过程。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荆轲的胆识与忠诚,也反映了战国末期各国之间的激烈斗争和英雄主义精神。

一、原文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吾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轲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於期,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於期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於期,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太子曰:“愿闻之。”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仆所以留者,欲以待吾客与俱。”太子曰:“太迟矣!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军其有意乎?”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计,可使将军复仇,而燕国得安。愿将军许之。”樊於期曰:“愿奉一死。”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车中,载其首以行。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令太子丹曰:“可以行矣。”

荆轲遂发,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因善辞,以达太子之意,秦王大悦,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荆轲奉地图进,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吾昔日之志,非为一人之身,实为燕国之存亡也!今日之事,虽败,然吾心无悔!”遂被杀。

二、译文

秦国的大将王翦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赵国的所有土地,继续向北推进,逼近燕国的南部边境。太子丹非常害怕,于是对荆轲说:“秦国军队很快就要渡过易水,我虽然想长久地陪伴您,但这是不可能的啊!”荆轲说:“如果没有太子您的提醒,我也早就想去拜见秦王了。现在如果去而没有信物,秦王是不会轻易相信我的。如今樊於期,是秦王悬赏千金、封万户侯的人。如果能够得到樊於期的头颅,并带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这样我才有机会回报太子。”

太子说:“樊於期因为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事而伤害一位忠义之士,希望您再考虑一下。”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办法,可以解除燕国的危机,同时为将军报仇,您觉得怎么样?”太子说:“请讲讲看。”荆轲说:“如果能得到将军的头颅献给秦王,秦王一定很高兴接见我。我可以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口,这样将军的仇就可以报了,燕国受到欺凌的耻辱也可以洗刷了。我之所以留下来,是为了等待我的朋友一起行动。”太子说:“太晚了!我这就派秦武阳先去。”

荆轲知道太子心软,便私下去找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极其残酷了,您的父母和宗族都被杀了。现在听说秦王悬赏您的头颅,赏金千两,封地万户,将军有没有打算?”樊於期仰天叹息,流泪说:“每次想到这件事,我都痛彻心扉,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计划,可以让将军复仇,让燕国安宁。希望将军答应。”樊於期说:“我愿意为此牺牲性命。”于是他自刎而死。

太子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去,伏在尸体上哭泣,非常悲痛。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于是就装好车,带着樊於期的头出发。

太子事先寻找天下最好的匕首,得到了赵国人徐夫人制作的匕首,花费百金,请工匠用毒药淬炼过,然后告诉太子丹:“可以出发了。”

荆轲于是动身,来到易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后出发。高渐离击打筑琴,荆轲随着音乐唱起歌,声音凄凉,众人都流泪哭泣。接着他又上前唱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激昂,众人怒目圆睁,头发都竖了起来。于是荆轲登上车子离开,头也不回。

到了秦国后,荆轲带着重金礼物,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善于言辞,替他传达了太子的意思,秦王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安排九位大臣迎接燕国使者。荆轲捧着地图进献,地图展开到尽头,匕首显现出来。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举起匕首刺向他。还没靠近身体,秦王惊慌起来,自己站起来,扯断了衣袖。他拔出剑,但剑太长,一时难以拔出。当时情况紧急,秦王不知如何应对。身边的人说:“大王背起剑来!”秦王背起剑,拔出来击打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荆轲倒地后,拿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有击中,只击中了柱子。秦王再次攻击荆轲,荆轲身上中了八处伤。荆轲知道自己任务失败,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分开坐在地上骂道:“我当初的志向,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是为了燕国的存亡!今天的事情虽然失败,但我问心无愧!”最终被杀死。

三、结语

《荆轲刺秦王》是一段充满悲壮色彩的历史故事,它不仅体现了荆轲的忠诚与勇敢,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命运与抉择。尽管荆轲未能成功,但他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至今仍令人敬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