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这两句诗以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边塞战事的紧张氛围和将士们英勇迎敌的壮丽场景,是整首诗中最脍炙人口、最为人称道的句子之一。
一、“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意思
“黑云压城城欲摧”描绘的是战争即将爆发前的阴沉景象。乌云密布,仿佛要将整座城池压垮,象征着敌军来势汹汹,形势危急。这里的“黑云”不仅指自然界的乌云,更是一种象征,代表敌人的压迫与威胁。“城欲摧”则表现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暗示着战争一触即发,局势岌岌可危。
二、“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意思
“甲光向日金鳞开”则是对战场另一面的描写:阳光照射在战士们的铠甲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如同鱼鳞一般闪烁。这一句通过光影的变化,展现出将士们严阵以待、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他们身披铠甲,迎着阳光,犹如一条条闪耀的金鳞,既表现了战斗的激烈,也传达出一种悲壮而英勇的气概。
三、全诗赏析
《雁门太守行》是李贺的一首边塞诗,全诗如下: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边塞战事的惨烈与将士的忠勇。前两句点明了战事的紧迫与军队的威武;中间两句描绘了战场的肃杀与冷峻;后两句则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
李贺以奇特的想象和浓烈的色彩著称,这首诗正是他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他用“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之中。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诗中大量运用自然与军事意象,如“黑云”、“角声”、“甲光”、“红旗”等,增强了画面感和真实感。
2. 情感激昂:全诗情感浓烈,既有对战争的恐惧,也有对将士的敬仰,最后以“为君死”收尾,彰显了忠诚与牺牲精神。
3. 语言奇崛:李贺善于使用奇特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使得诗句充满张力,令人印象深刻。
五、总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不仅是《雁门太守行》中最精彩的两句,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战争场面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对将士精神的赞美。读之令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