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背景、作者及创作手法,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 理解词作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掌握苏轼的创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作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苏轼的生平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可以提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密州的经历,以及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旷达的心态。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初步感受词作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师示范朗读,并指导学生注意停顿和重音。
3. 学生齐声朗读,加深对词作的整体印象。
三、细读品味
1.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苏轼创作此词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处境。
2. 逐句解析: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引导学生思考“狂”字的含义,以及它如何体现作者的精神状态。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讨论“千骑卷平冈”的壮观景象,感受打猎场面的宏大。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分析“倾城随太守”的原因,以及作者以孙权自比的用意。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 探讨“鬓微霜”的感慨,理解作者虽年华渐逝但壮志未酬的决心。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解释“持节云中”的典故,体会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的心情。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深入解读“射天狼”的象征意义,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四、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 你认为这首词中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2. 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 阅读其他描写打猎场景的诗词作品,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2. 结合苏轼的其他作品,探讨他一贯的创作风格和思想特点。
六、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苏轼在逆境中展现出的乐观精神和高尚情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板书设计: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狂——豪放
卷平冈——气势磅礴
随太守——倾城追随
鬓微霜——壮志未酬
射天狼——爱国情怀
```
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
2. 查找资料,撰写一篇关于苏轼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的小论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不仅学会欣赏这首词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