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怎么组词】“闰”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rùn”,在汉语中主要用于表示历法中的特殊现象。它常出现在与时间、年份相关的词汇中。本文将对“闰”字的常见组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一、词语总结
1. 闰月:指农历中某一年多出的一个月份,通常每两年或三年出现一次,用于调整农历与太阳年的差异。
2. 闰年:指在公历中,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能被400整除的年份,如2020年就是闰年。
3. 闰日:指闰年中多出的一天,即2月29日。
4. 闰位:在古代历法中,指超出正常排列的位置,有时也用来形容不寻常的情况。
5. 闰宫:古代天文术语,指岁星(木星)运行过程中偏离正常轨道的现象。
6. 闰位数:数学中的一种概念,指某些特殊的数字排列方式。
7. 闰余:古代历法中,指一年中多余的部分,用于调整阴阳历的差异。
二、常见组词表
组词 | 拼音 | 含义说明 |
闰月 | rùn yuè | 农历中多出的一个月份 |
闰年 | rùn nián | 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 |
闰日 | rùn rì | 闰年中多出的一天(2月29日) |
闰位 | rùn wèi | 历法中超出正常位置的日期或数值 |
闰宫 | rùn gōng | 古代天文术语,指岁星偏离轨道的现象 |
闰余 | rùn yú | 历法中超出部分的计算值 |
闰位数 | rùn wèi shù | 数学中特殊的数字排列方式 |
三、使用建议
“闰”字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涉及历法、天文、数学等专业领域时非常重要。了解这些相关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时间的计算方式和历史背景。
通过上述总结和表格,可以清晰地掌握“闰”字的常见组词及其含义,适合学生、教师以及对历法感兴趣的人群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