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连衡而斗诸侯什么意思】“外连衡而斗诸侯”是一句出自《史记·李斯列传》的古文,常用于描述战国时期秦国的外交策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对外方面,秦国采取联合其他国家(即“连衡”)来对抗其他诸侯国,从而达到削弱或分化敌对势力的目的。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概念,以下是对该句的总结与分析:
一、
“外连衡而斗诸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策略。其中,“外”指的是对外;“连衡”是指联合其他国家,形成联盟;“斗诸侯”则是指让这些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斗。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联合弱小国家,分化敌对势力,进而削弱对手,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有利条件。
这一策略与“合纵”相对。“合纵”是指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而“连衡”则是秦国主动与其他国家结盟,以孤立和瓦解六国联盟。因此,“外连衡而斗诸侯”体现了秦国在外交上的主动性和战略性。
二、表格解析
词语 | 含义 | 在句子中的作用 |
外 | 对外 | 表示策略的对象是外部国家或诸侯 |
连衡 | 联合、结盟 | 指秦国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盟 |
而 | 连接词 | 表示前后动作的承接关系 |
斗 | 争斗、对抗 | 指让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斗 |
诸侯 | 各国君主 | 指战国时期的各个独立国家 |
三、历史背景简述
战国时期,各国争霸,局势复杂。秦国地处西部,地势险要,但人口和资源相对较少。为了扩大影响力,秦国采用了“连衡”策略,即与某些国家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其他强国。这种策略有效地分散了六国的力量,使秦国得以逐步扩张,最终完成统一。
四、总结
“外连衡而斗诸侯”是秦国在战国时期成功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它通过外交手段联合部分国家,制造内部矛盾,从而削弱对手,为自身的发展和统一奠定了基础。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秦国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合纵连横”的历史影响,可参考《史记》《战国策》等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