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小康一词出自哪?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小康一词出自哪?,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4 23:50:39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小康”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它不仅承载着古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美好憧憬,也成为了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小康”这一概念究竟源自何处呢?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的《礼运篇》。这部儒家经典著作详细描述了古代社会的理想状态,其中就提到了“小康”与“大同”两种社会形态。“小康”被描绘为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状况,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而“大同”则代表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想社会,人人无私奉献,共享资源。

《礼记·礼运》中这样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接着又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小康”是一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虽然不如“大同”那样理想化,但它更贴近实际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小康”成为后世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随着时间推移,“小康”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在现代社会,“小康”不仅仅指物质生活的富足,还包括精神文化的充实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个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对这一古老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总之,“小康”一词虽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礼记》,但其精神内核却跨越时空界限,在今天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应当继承先贤智慧,继续努力奋斗,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