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筹交错是何意出自于哪?】“觥筹交错”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写宴会热闹、酒杯交错的场景。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古代文人的雅趣与情感表达。那么,“觥筹交错”具体是什么意思?它又出自哪部古籍呢?
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觥 | 古代盛酒的器具,多为青铜制,形状如兽形。 |
筹 | 酒令签,古代宴会上用来行酒令的工具。 |
交错 | 指酒杯和酒令签在席间不断传递、交换。 |
整体含义:
“觥筹交错”形容宴会上众人举杯畅饮、欢声笑语、气氛热烈的场面,也常用来表现文人墨客之间饮酒赋诗、谈笑风生的情景。
二、出处考证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醉翁亭记》 |
作者 |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
原文 |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释义 | 在宴会上,酒杯和酒令签不断传递,人们时起时坐,大声说笑,这是宾客们欢乐的景象。 |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通过描写滁州山林间的宴饮场景,表达了对自然风光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古人宴饮文化的雅致与情趣。
三、现代用法与延伸
使用场景 | 示例 |
文学作品 | “觥筹交错,欢声雷动,一场盛宴尽显豪情。” |
日常表达 | “他酒量好,席间觥筹交错,毫不逊色。” |
影视作品 | 在古装剧中,常出现“觥筹交错”的画面,展现古代宴会的热闹氛围。 |
四、总结
“觥筹交错”源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原指宴会上酒杯和酒令频繁传递、宾客欢声笑语的场景。如今,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热闹、欢乐的聚会场面,既保留了古典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生活语境。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觥筹交错 |
含义 | 宴会热闹、酒杯交错的场景 |
出处 | 《醉翁亭记》 |
作者 | 欧阳修 |
现代用法 | 描写宴会、聚会的热闹场面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觥筹交错”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仪、社交与审美的一种体现。了解它的出处与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