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柏学士茅屋》是杜甫的一首代表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困苦与精神追求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原文如下:
碧山学士焚银鱼,
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
岁晚犹来草堂书。
注释:
1. 碧山学士:指柏学士,因其居住在青山之中而得名。
2. 银鱼: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装饰品,这里代指官职。
3. 白马却走:形容离开官场,隐居山林。
4. 三冬:冬季三个月,这里泛指长时间的学习。
翻译:
在青山之中有一位学士,他曾经拥有过官职,但如今已经放弃,隐居于深山之中。古人早已完成了长时间的学习,而我到了晚年依然在草堂里读书。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学问不懈追求的精神。尽管身处逆境,他仍然坚持学习,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