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原文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对学习与行动过程中成败原因的高度概括。
首先,“业精于勤,荒于嬉”强调了勤奋对于学业的重要性。这里的“业”可以理解为学业、事业或技能。它告诉我们,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或学习何种知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相反,如果一个人沉溺于玩乐、懒散度日,就容易荒废自己的才华和潜力,最终一事无成。这提醒我们,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地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其次,“行成于思,毁于随”则揭示了行动中的关键因素。这里所说的“行”指的是行为或实践。“思”代表思考、规划和判断力,而“随”则指盲目跟从或缺乏主见。这句话表明,任何行动的成功都离不开深思熟虑的过程。只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计划,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实践。然而,如果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味地随波逐流,就可能陷入错误的方向,导致失败。因此,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是避免盲目行动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这句话通过对“勤”与“嬉”、“思”与“随”的对比,阐明了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也可以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在当今社会,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行动的谨慎,既要勤奋努力,又要善于思考,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并且注重独立思考,避免盲目跟风。这些道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