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是行人原文】“我亦是行人”出自唐代诗人张祜的《题金陵渡》,原诗为:
>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程一岁秋。
>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夜停泊在金陵渡口的小楼上,望着江水、斜月和远处的灯火,心中涌起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我亦是行人”正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自嘲与认同——他不过是天地间的一位过客,如同行走在旅途中的旅人。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悟。诗中通过“金陵渡”、“小山楼”、“潮落”、“斜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孤独感。最后一句“两三星火是瓜洲”,更突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表格对比分析: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作者 | 张祜(唐代诗人) | 
| 出处 | 《题金陵渡》 | 
| 原文诗句 | 我亦是行人(出自“一宿行程一岁秋”后,为诗人自我感叹) | 
| 诗歌主题 | 人生漂泊、世事无常、孤独感 | 
| 意象 | 金陵渡、小山楼、潮落、斜月、两三星火、瓜洲 | 
| 语言风格 | 简洁、含蓄、富有画面感 | 
| 情感基调 | 孤独、沉思、略带伤感 | 
| 艺术特色 | 通过自然景物烘托内心情感,情景交融 | 
| 后世评价 | 被认为是唐代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 
总结:
“我亦是行人”不仅是对自身命运的感叹,更是对人生旅程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的过客,唯有珍惜当下,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