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全诗】一、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原诗为: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但“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并非出自该诗,而是现代人常引用的一句诗句,常被误认为是古诗中的句子。实际上,这句话最早出现在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中,原句为: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湖南长沙饮水后,又在湖北武昌品尝鱼肴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风物的热爱。
由于“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与“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在字面上非常相似,导致许多人混淆,误以为是同一首诗或同一作者的作品。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出处 | 非古诗,多为现代误传 | 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
原文出处 | 无明确古诗来源 | 《七律·送瘟神》第二首 |
作者 | 无确切作者 | 毛泽东 |
用意 | 表达生活情趣,描写地域特色 | 表达诗人对南方生活的感受 |
真实性 | 非传统古诗 | 确有其诗 |
常见误解 | 被误认为古诗 | 有时也被误写成“长江水” |
三、结语: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虽常被引用,但并非传统古诗中的原句,更多是现代人对其进行的改编或误传。而“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则出自毛泽东的诗词,具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因此,在使用这些诗句时,应加以区分,避免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歌背景或历史人物,可继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