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的事件经过?】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一名士兵在演习中“失踪”,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一事件被称为“卢沟桥事变”。它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也开启了中国人民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历程。
一、事件背景
卢沟桥位于北平(今北京)西南,是连接华北与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步侵占中国东北,并不断向华北扩张。1936年,日军开始频繁在北平周边进行军事演习,制造紧张局势。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失踪”为借口,试图强行进入宛平城,引发冲突。
二、事件经过总结
时间 | 事件内容 |
1937年7月7日 |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
19:30左右 | 日军向宛平城开枪,炮击卢沟桥,第一次冲突爆发。 |
7月8日 | 中国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赵登禹率部抵抗,双方激战。 |
7月9日 | 日军增兵,攻占丰台,威胁北平安全。 |
7月11日 | 日本政府发表声明,称“事件由中方挑衅引起”,并宣布增兵华北。 |
7月15日 | 国民政府发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表明抗战决心。 |
7月28日 | 日军进攻北平,中国守军顽强抵抗,但因兵力不足,北平失守。 |
7月30日 | 天津沦陷,日军控制华北主要城市。 |
三、事件影响
卢沟桥事变不仅是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事变后达成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此后,中国军队在各地展开英勇抵抗,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为中国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唤醒了全国民众的抗日意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必须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