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一衣带水”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两地之间距离很近,仅隔一条水。这个成语的出处和本义常常被误解或忽略,因此有必要对其来源进行深入分析。
一、成语释义
“一衣带水”字面意思是“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面”,引申为两地之间相距不远,只隔着一条水路。常用来形容国家、地区之间的地理关系密切,如两岸关系中常用此词。
二、成语来源
“一衣带水”最早出自《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高颎曰:‘朕欲伐陈,奈何?’颎曰:‘陛下若以仁义为本,天下可化,何必兵革!’帝曰:‘彼有天命,岂人力所能动?’颎曰:‘今江南之地,一衣带水,非不可渡也。’”
这里的“一衣带水”指的是长江,当时隋朝与南朝陈国隔江而立,江水虽宽,但并非无法渡过,所以用“一衣带水”来形容其地理位置的接近性。
三、水的原指
从历史语境来看,“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长江。在古代,长江是南北分界的重要地理标志,也是军事战略上的关键防线。因此,“一衣带水”不仅描述了地理上的接近,也暗含了政治与军事上的联系。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一衣带水 |
| 字面意思 | 像一条衣带那样的水面,形容距离极近 |
| 引申意义 | 形容两地相距不远,多用于地理或政治关系 |
| 出处 | 《南史·陈后主纪》 |
| 水的原指 | 长江 |
| 使用场景 | 描述地理接近性、政治关系、文化联系等 |
| 历史背景 | 南北朝时期,隋朝与陈国隔江对峙 |
五、结语
“一衣带水”这一成语虽然常见,但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地理含义却值得深入探讨。了解“水”的原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本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在现代语言中,它已不仅仅局限于地理描述,更多地成为一种文化象征,表达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