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解释是什么】“锱铢”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形容极小的重量单位或极为细微的事物。在日常使用中,它多用来比喻事情的轻重、得失或利益的微小部分。以下是对“锱铢”的详细解释。
一、
“锱铢”是古代用于衡量重量的单位,其中“锱”为一两的十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因此“锱铢”合起来表示非常微小的重量单位。后引申为对微小利益、得失或事物的重视。常用于成语“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等,表达对小事过分在意的态度。
在现代汉语中,“锱铢”虽不常用,但其含义仍被保留,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强调对细节的关注或对微小利益的执着。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词性 | 名词/量词(古) |
| 拼音 | zī zhū |
| 字义 | - “锱”: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 - “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
| 引申义 | 表示极小的重量或微小的利益、得失 |
| 常见用法 |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强调对细节的关注 |
| 感情色彩 | 带有贬义,表示对小事过分计较 |
| 出处 | 出自《汉书·律历志》等古代文献 |
三、结语
“锱铢”作为古代计量单位,虽已不再广泛使用,但其文化内涵依然值得我们了解。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地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应关注更大的格局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