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息相通是什么意思】“息息相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关系密切、联系紧密,彼此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互相影响。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或者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
一、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息息相通 |
| 拼音 | xī xī xiāng tōng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天下之人,其心若水之流,上下相逐,不可止也;而民之情,亦如水之性,因势而动,随物而变,故曰‘息息相通’。” |
| 含义 | 形容事物之间关系密切,联系紧密,能够相互理解、影响。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与人、国与国、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
| 近义词 | 水乳交融、息息相关、血脉相连 |
| 反义词 | 格格不入、互不相关、形同陌路 |
二、详细解释
“息息”原意是呼吸,引申为连续不断、紧密相连;“相通”则是指相互沟通、联系。因此,“息息相通”整体意思是:彼此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像呼吸一样连贯不断,能够相互理解和影响。
这个成语不仅可以用在人际关系中,比如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感情深厚、心意相通;也可以用于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人际关系 | 他们夫妻二人感情很好,简直是息息相通。 |
| 国际关系 | 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保持息息相通的联系。 |
| 文化交流 | 不同文化之间通过交流,逐渐达到息息相通的状态。 |
| 经济合作 |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关系更加息息相通。 |
四、注意事项
- “息息相通”强调的是“联系”和“理解”,而不是单纯的“相同”。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在没有实际联系或关系松散的情况下。
-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息息相通”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乃至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的表达。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加强沟通与联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理解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