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扶贫日是哪一天】“全国扶贫日”是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设立的重要纪念日,旨在提高全社会对扶贫工作的关注与参与,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节日的相关信息,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全国扶贫日的基本信息
全国扶贫日设立于2014年,每年的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该日期的选择是为了纪念中国扶贫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表达了国家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
二、设立背景与意义
项目 | 内容 |
设立时间 | 2014年 |
设立目的 | 提高社会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度,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
意义 | 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
三、扶贫日的主要活动
全国扶贫日期间,各地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帮扶行动,包括:
- 扶贫政策宣讲
-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 捐款捐物支持贫困地区
- 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开展帮扶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感,也进一步推动了扶贫工作的落实。
四、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政策名称 | 简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 保障农民基本权益,助力脱贫致富 |
《乡村振兴促进法》 |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 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与任务 |
五、扶贫日的意义与影响
全国扶贫日不仅是对过去扶贫成果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通过这一节日,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贫困问题,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总结
全国扶贫日是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目的是为了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通过宣传、教育和实际行动,这一节日在提升公众意识、推动政策落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 | 内容 |
全国扶贫日 | 10月17日 |
设立年份 | 2014年 |
主要意义 | 提高社会关注,推动扶贫事业发展 |
主要活动 | 宣传、走访、捐赠、志愿服务等 |
相关政策 | 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 |
通过全国扶贫日的设立与庆祝,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同时也感受到国家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决心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