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文言文中就的解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文言文中就的解释,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10:46:56

文言文中就的解释】在文言文中,“就”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其含义丰富,用法多样。根据不同的语境,“就”可以表示接近、完成、趋向、即使等意思。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就”的多种用法,以下是对“就”在文言文中的主要解释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文言文中“就”的常见解释

1. 接近、靠近

表示动作或状态向某一点靠拢,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移动方向。

2. 完成、达到

表示某种行为或结果的完成,多用于动词后,强调动作的完结。

3. 趋向、依附

表示对某种人或事的依赖、依附,或倾向于某种行为。

4. 即使、纵使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即使”。

5. 立即、立刻

表示动作发生得非常迅速,没有延迟。

6. 就职、担任

多用于官职或职位,表示接受某项职务。

二、“就”的文言文解释汇总表

序号 释义 例句(文言文) 现代汉语解释 出处/语境说明
1 靠近、接近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接近、靠近 描述行动方向
2 完成、达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完成、达到 强调动作的终结
3 趋向、依附 帝王不举,而况于士乎?(《孟子·尽心上》) 依附、趋向 表示对权威的依赖
4 即使、纵使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即使、纵使 表示让步关系
5 立即、立刻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立刻、马上 表示动作迅速发生
6 就职、担任 不为五斗米折腰,遂去,赋《归去来兮辞》。(《宋书·陶渊明传》) 担任、就职 多用于官职或职责

三、小结

“就”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多功能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因语境而异。掌握其不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通过以上表格的整理,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就”在不同句子中的具体解释和使用方式,从而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文言虚词的用法,欢迎继续关注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