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在秋季月光下的景象,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秋风虽吹不尽这无尽的情思,但那思念之情却直指玉门关外。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和平、团聚的渴望。
“长安一片月”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月光洒满长安城,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万户捣衣声”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妇女们为戍边的亲人准备冬衣,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她们的勤劳与付出,更寄托了她们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期盼。
接着,“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秋风如何吹拂,这种思念之情都无法消散,它始终萦绕心头,指向那遥远的边关。这里的“玉关”不仅是地理上的具体地点,更是情感上的象征,代表了离别与守望。
最后,“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直抒胸臆,表达了人们对于战争结束、亲人归来的热切盼望。通过这样的结尾,诗人不仅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高度,也让读者感受到和平生活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却饱含深情厚谊,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递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作品,更是一曲关于亲情、爱情和家国情怀的动人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