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上的虫子】在农业生产中,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多种害虫的侵袭。这些虫子不仅影响玉米的产量,还可能降低其品质。了解常见的玉米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方法,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玉米虫害总结
| 虫害名称 | 学名 | 危害部位 | 发生时期 | 防治方法 |
| 玉米螟 | Ostrinia furnacalis | 叶片、茎秆、穗部 | 苗期至抽雄期 | 播种前拌种、释放赤眼蜂、喷施生物农药 |
| 粘虫 | Mythimna separate | 叶片 | 苗期至拔节期 | 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化学药剂 |
| 草地贪夜蛾 | Spodoptera frugiperda | 叶片、嫩茎 | 苗期至大喇叭口期 | 使用Bt制剂、化学药剂如甲维盐 |
| 玉米蚜虫 | Rhopalosiphum maidis | 叶片、茎秆 | 生长期 | 喷施吡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 |
| 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 | 多种 | 根部 | 苗期 | 播种前施用毒土、灌药液 |
二、虫害对玉米的影响
1. 叶片受害:虫害会导致叶片出现孔洞或斑点,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2. 茎秆受损:部分害虫会蛀食茎秆,造成玉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
3. 穗部危害:玉米螟等害虫会蛀入果穗,导致籽粒霉变、减产。
4. 传播病害:一些虫害还会传播病毒,进一步加重损失。
三、综合防治策略
1. 农业防治:轮作、深耕、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
2. 物理防治: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虫卵数量。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进行控制。
4. 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选择高效低毒农药,避免抗药性产生。
四、结语
玉米虫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损失,保障玉米的高产稳产。农民应根据当地虫害发生情况,灵活选用防治手段,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