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古诗】《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乘舟夜行时所见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虽篇幅短小,却极具艺术感染力,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诗歌
《峨眉山月歌》原文如下: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通过描写月色、江水、行程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结构紧凑,节奏明快,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中见细腻”的特点。
二、诗歌解析表
诗句 | 解析 | 意象与情感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描写峨眉山上的月亮在秋天的夜晚显得格外明亮,半轮秋月映照山景 | 月色清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月影倒映在平羌江水中,随波逐流,画面灵动 | 以水为媒介,将月光与江水结合,增强画面感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夜晚从清溪出发,前往三峡方向,暗示旅途的漫长 | 表现出诗人离乡远行的奔波与无奈 |
思君不见下渝州 | 回忆友人,因路途遥远无法相见,只能寄托思念于远方 | 直接表达思乡之情,情感真挚 |
三、艺术特色总结
1. 意象鲜明:诗中“峨眉山”、“平羌江”、“三峡”、“渝州”等地理名称,增强了诗的真实感和空间感。
2.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深切的思乡之情。
3. 语言简练:全诗仅二十字,却内涵丰富,体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
四、结语
《峨眉山月歌》虽然篇幅不长,但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无论是在文学价值还是情感表达上,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