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有的人》是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比“有的人”与“有的人”的不同人生选择和生命价值,表达了对鲁迅先生高尚人格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歌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在语文教学中,这首诗不仅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更是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 学习并积累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奉献与牺牲的意义。
- 激发学生对优秀人物的敬仰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有的人”的对比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你有没有特别敬佩的人?”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介绍诗人臧克家以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 初读感知(10分钟)
组织学生齐读或个别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节奏和情感基调。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变化。
3. 精读品析(20分钟)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 诗中“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 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来表达主题的?
(2)教师引导: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中的对比手法,如“骑在人民头上”与“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把名字刻入石头”与“把名字刻在人民心中”等,体会作者对两种人生价值的不同评价。
4. 拓展延伸(10分钟)
(1)联系现实: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自己身边有哪些“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是如何影响他人的。
(2)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向这些人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所传达的价值观,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有的人”》,谈谈你最敬佩的一个人及其原因。
2. 朗诵并背诵《有的人》全文,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
```
有的人
——臧克家
对比手法:
骑在人民头上 →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把名字刻入石头 → 把名字刻在人民心中
主题:
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与服务
敬仰榜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应用,使诗歌教学更加生动有效。